1信息完整、一致:
原始记录要具有原始性、可复现性、追溯性(特别是检测方法、规范),对检测条件有具体要求时应详细记录。有些信息作为检测参数可以直接用来计算结果,有的作为检测结果的必须环境条件,可以为检测数据的法律效力提供支持。总之,既要保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又要注意原始记录和检测报告的一致性。
2数据的逻辑性、相关性:
常见问题:检测数据逻辑关系混乱,自相矛盾。解决措施:对检测报告中涉及的检测数据相关性进行逻辑比较和计算检查,按照各指标间的相关关系,检查各指标间的数值有无矛盾之处,将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比对、验证,找出异常数据及其产生原因,审核其合理性。
3评价标准需适用:
常见问题:选用标准不当、没有全面理解与正确执行标准。例如:浓度标准和总量标准执行方面已经从单纯的浓度控制向浓度和总量相结合的控制方向转变。另外,污染物排放标准中除浓度和排放量限值外,有些标准还制定了管理规定,这些规定作为标准的组成部分具备同等法律效力。
4检测结果要准确:
常见问题: 样品采集过程、现场质控样品采集、样品运输、贮存不符合监测方法、标准、规范要求,数据处理没有按规范要求进行数值修约、保留有效数字,对质控措施有效性没有作出评价,空白值、精密度、准确度指标不符合要求,离群数据未剔除。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上一篇:养殖水质检测常用的三种方法
下一篇:净水机流出“重金属超标”的水,购买需要关注哪些指标?